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励志语录(共6篇)-凯发旗舰厅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励志语录,本文共6篇,欢迎阅读!
篇1: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励志语录
1、特患业之不精耳。
2、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6、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7、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8、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9、人以气为主。
1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2、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7、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9、禁大言以务实。
20、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2、智慧愈苦而愈明。
23、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4、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6、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7、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8、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9、无好小利。
30、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1、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3、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4、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5、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6、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7、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9、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40、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3、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4、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5、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7、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8、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9、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5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1、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52、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53、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4、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5、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6、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8、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59、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6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篇2:曾国藩的名言励志语录
1)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2)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3)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4)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5)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6)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7)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8)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9)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0)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篇3:曾国藩的名言励志语录
1)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3) 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4) 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5) 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6)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7) 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8) 止骂所以助骂,助骂所以止骂也。
9) 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10)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11)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12)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自馁。
13)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14) 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
15)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16) 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17)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8) 甘苦自得。
19)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20)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21) 人伦明,则礼乐兴。
22)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23)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24)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5)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26)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27) 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28) 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29)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30) 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篇4:曾国藩的名言励志语录
1)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2)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3) 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
4)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5)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6)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7)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8)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9)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敬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10) 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11) 乍得勿与,乍失勿取,乍怒勿责,乍喜勿诺。
12) 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13)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4)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15)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6)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17)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18)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19) 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20)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篇5:曾国藩励志名言语录60条
1.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 曾国藩语录
2. 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3. 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4.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5.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6.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 曾国藩语录
7.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8.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9.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0.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1.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12. 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13. 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曾国藩名句
14.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5.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6.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7.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18.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 曾国藩名句
19.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20.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篇6:曾国藩励志名言语录60条
1.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 曾国藩语录
2.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3.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4.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5.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6.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曾国藩名句
7.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8.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9.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0.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11.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曾国藩名句
12.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13.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14.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15.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16.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 曾国藩语录
17.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18.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19.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20.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21.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 曾国藩名句
22.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23. 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24.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5.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26.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 —— 曾国藩名句
27.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曾国藩名句
28.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9.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30.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31. 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32.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 曾国藩名言
33.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4.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35.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36.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 曾国藩语录
37. 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38.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39. 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40.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