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差的歇后语(精选5篇)-凯发旗舰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人差的歇后语,本文共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形容人差的歇后语
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差着一帽头子
【注释】险道神:即险道神将,旧时出殡时用纸糊的开路神,身高丈余。帽头子:帽子。原指险道神身长,制作时,踩在小板凳上也够不着头部。转指两者相差太远。
【例句】金莲道:“一个后婚老婆,汉子不知见过了多少,也一两个月才坐胎,就认做是咱家孩子?我说,差了。若是八月里孩儿,还有咱家些影儿;若是六月的,‘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子’哩!”(《金瓶梅》)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注释】指各人有各人的脾气。
【例句】乔保无动于衷地说:“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呀!谁知道曹茂奎的老婆兰香梅是咋个打算的。”(聂海《靠山堡》)
锅底坐在罗圈上——大圈套小圈
【注释】罗圈:罗(筛子)的圆形框子,此处指垫锅用圆形绳圈或草圈,以使锅底平稳。垫在锅底下的罗套比锅小,以大的套在小的上,故为“大圈套小圈”。比喻地位悬殊,或两人之间有隔阂。
【例句】这二年,他渐渐觉得在王县长面前是锅底坐在罗圈上,大圈套小圈。本来他觉得自己和王县长的心贴得很紧很紧,但霎时又感到差得很远很远。(侯枉鑫《大路歌》)
鹤长短——不能齐
【注释】:野鸭。鹤腿细长,腿粗短。齐:一样,一致。指人或物不能完全相同。
【例句】无才学有权势,有文章受驱驰。长老这的是鹤长亮短不能齐。(元?关汉卿《裴度还带》)
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
【注释】用以比喻两者之间相差太大,没办法放在一齐类比。
【例句】好像他在四十年前,便料到会有赵老爷来谬托知己,早已毛骨惊然一样。仅仅这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
黄鳝泥鳅——不一样长
【注释】黄鳝泥鳅体形相似,但黄鳝较长,泥鳅较短。指彼此有一些差距,有区别。
【例句】那不同啦,有区别的。……黄鳝泥鳅——不一样长吧。(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鸡吃碧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注释】碧糠:稻谷碧过后脱下的外壳。指人各有不同的福气。
【例句】鸡吃奢糠鸭吃谷,吝人自有各人福,我没有请你帮忙的意思,我忍到如今,就是看不过眼!(阮朗《台商香港蒙骗记》)
金钱垫香炉——各抱一条腿
【注释】香炉:烧香时所用的器具,通常圆形,底有三条腿。比喻各自选定自己投靠的人。
【例句】你算,我们庙里他们爷儿五哇,除了二师傅他是在外头跑海走黑道的.,三儿小呢,可巧剩他爷们三个,咱们姐儿三个;咱们闹个刘海儿的“金钱垫香炉”,各抱一条腿儿,你瞧,这高不高?(《儿女英雄传》)
辘轳串当眼镜——各对各眼
【注释】辘轳:安在井上汲水的起重工具。辘护串:指辘轳相连。辘护的横截面是圆的,眼镜片也是圆的。眼镜戴在眼上,辘轳对着井眼,故为“各对各眼”。指各人有各人的眼光和看法。
【例句】这和结亲戚一样,“辘护串当眼镜——各对各眼”。他看着嫌咱穷,咱看着还嫌他懒。(李率《冰化雪消》)
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
【注释】‘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原指汉字的笔画“、”,转义为量词,表示少量。比喻两者还有一段差距。
【例句】小常,你那两下子还敢和我比呀!我告诉你吧,你那一手,好比是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哪!(顾光鼎等《在列车开动之前》)
四季豆比虹豆——还差一截
【注释】四季豆:菜豆,有的地区叫扁豆。通称芸豆,英果较长。豇豆:比四季豆英果更长。形容相比之下,还有一段距离。
【例句】阿胡子早知十六铺一带有个“九弟兄”流氓帮。他这个“土包子”,和眼前这个“大亨”一比,真是四季豆比觅豆,还差一截。(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
小外甥见老娘舅——差了一大截
【注释】娘舅:方言,舅父。形容两方面相差甚远。
【例句】王不占五十二岁,虽然在木料加工厂也搞过吃喝风,但比起李三光来,那是小外甥见老娘舅,差了一大截。(张宇清《金杯银杯奖杯》)
鸭吃田螺鸡吃谷——各自修来的福
【注释】形容各人有各人的福分和运气。
【例句】(玄洞道:)“只讲一礼拜,化上两千块钱的倩仪;还替他特备宿舍,派定招待人员;出入的安车蒲轮,着实致敬尽礼。我辈一样吃这项开口饭的人,对之真要愧死哩!”瘦仙笑道:“这也用不着发牢骚,‘鸭吃田螺鸡吃谷,各自修来的福’,究竟讲实际,是要能受听讲者欢迎的,方为真有光采。”(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
盐疙瘩打糨糊——咸也不粘
【注释】盐疙瘩:成块状的盐。打糨糊:把面粉加水、加热搅拌成粗糊,盐块打不成粗糊。咸:与“弦”谐音。粘:与“沽”谐音。形容(本领、武功等)差得太远。
【例句】这两个偷马的顽皮孩子,虽说都有些本领,可他们到呼延庆手里是“盐疙瘩打糨糊儿——咸(弦)也不粘(沽)”,三拳两脚便被打翻在地。(郑永昌等《黑虎闹东京》)
竹篙戳月亮——差得远
【注释】形容两方面相差太远。
【例句】我也知道你的心事,别鹭鸳想吃天鹅肉,痴等那个飞行员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竹篙戳月亮,差得远哩!(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
篇2:形容人差的歇后语
鼻尖上抹黄连——眼前苦;苦在眼前
冰雪流到肚皮上——凉了半截
拆袜子补鞋——顾面不顾里
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
城墙上点烽火——告急
吃了窝脖鸡——憋气
吃了一包回形针——一肚子委屈(曲)
穿皮袄打赤脚——凉了半截
吹鼓手的肚子——气鼓气胀;气鼓鼓
打掉牙往肚里吞——忍气吞声
放屁砸着脚后跟——倒霉透了;真倒霉
篇3:形容人虚伪的歇后语
1、爆竹店里起火――自己贺自己
2、抱着孩子推磨――添人不添力
3、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4、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5、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6、报幕员上场――调戏
7、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8、蝉不叫蝉――知了
9、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10、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1、《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2、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3、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14、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15、布袋里失火――烧包
16、茶壶里的水――滚(.)
17、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8、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19、鼻孔喝水――够呛
20、车祸――乘人之危
21、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22、唱戏的淌眼泪――可歌可泣
篇4:形容人不善言辞的歇后语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注释】茶壶肚子大壶嘴小,用来煮饺子,从壶嘴里当然是倒不出来的。倒:与“道”谐音。比喻心里有话,嘴里说不出来。或比喻有难言之隐,不便开口。
【例句】那孩子不错,就知道埋头干活,嘴皮子差点儿,有时是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来。
【也作】①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②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
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
【注释】比喻人有学问、心里明白道理或心里有话,嘴上却说不出来。
【例句】凡是石中玉讲出来的道理,都是他心里翻腾过几遍却一时说不出来的道理。他满口赞成同意。人们说他这种懂得大道理却说不出来的情况是: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柳祀《战争奇观》)
肚皮大喉咙小——咋倒也倒不出来
【注释】形容心里有很多话说,却表达不出来。
【例句】“老戴说得对,真对劲!”李大炮打断戴继宏的话,笑着说,“我心里就这么想的,肚皮大喉咙小,咋倒也倒不出来。”“我看你是喉咙大肚皮小,专打斜炮!”小刘顶了他一句,引得大伙都哈哈大笑起来。(程树棒《钢铁巨人》)
喝泉水就石头子——又凉又硬
【注释】形容某人性情憨厚,不善言辞。
【例句】“你们讲的又饥又渴吧!快爬到山坡上,喝泉水就石头子―又凉又硬,吃去吧!”(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葫芦锯了把儿——没嘴的
【注释】把儿:指葫芦蒂。意思是锯掉蒂的葫芦像个没嘴的'壶,里面有货,倒不出来。指不善辞令。
【例句】“我这点墨水你还不清楚?”杜工程师说,“我也是葫芦锯了把儿,没嘴的。这么着吧。你练练吧,俺们四个当听众。可以帮你提提意见,大伙儿凑一凑。”(于敏《第一个回合》)
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
【注释】紧口坛儿:肚子大口小的坛子。比喻人心里的想法很多,但说出来的话语很少。
【例句】“咱也说它一句!”郭大站起来了。然而他是个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何岳《三军过后》)
客木匠——一锯
【注释】客:方言,与“怯”谐音。锯:与“句”谐音。形容某人口舌笨拙,不善词,见面只有一句话。
【例句】“先生在家?”样子顾不得说别的。“在家呢。你可倒好,就知道有先生,仿佛咱们就谁也不认识谁!连个好儿也不问!你真成,永远是‘客木匠―一锯’!进来吧!你混得好哇?”(高妈)她一边往里走,一边问。(老舍《骆驼祥子》)
卖豆腐点了河滩地一一汤里来,水里去
【注释】形容钱财等怎样来的,还怎样散去。
【例句】素姐道:“怎么!使了他卖地卖房子的钱了?脱不了是没天理打着人要的!‘卖豆腐点了河滩地―汤里来,水里去’呀,怎么!”(《醒世姻缘传》)
没锯开的葫芦——倒不出来
【注释】倒:与“道”谐音。形容心里有话却说不出来。
【例句】春义听着她的话,心里暗暗佩服,自己却说不出什么话来。这个青年在赤杨岗村子里,是出名的手巧心灵的人。但是一张嘴却像个没锯开的葫芦,一句话也倒不出来。(李举《黄河东流去》)
没嘴的茶壶——倒不出来
【注释】比喻心里明白,讲不出来。
【例句】张二胡直直地看着她,眼前一阵白雾。一肚子话,一肚子委屈,一肚子不高兴,都闷在没嘴的茶壶里,倒不出来。(叶兆言《状元境》)
没嘴的葫芦——掏不出瓤儿
【注释】葫芦不锯开口,里边的瓤儿当然取不出来。比喻心里有话表达不出来。
【例句】别说了!真是没嘴的葫芦,掏不出瓤儿来。给我回去,叫你们队长换个能说会道的来,省得叫我跟着着急。
闷葫芦一一没有嘴
篇5:形容人懒惰的歇后语
1、懒驴子驾辕——不打不走
2、懒大嫂赶场——中间不急两头忙
3、懒婆娘坐轿——愿上不愿下
4、懒婆娘的针线筐——乱七八糟
5、懒鸡婆抱窝——守着摊几过
6、懒木匠的锯子——不错(链)
7、懒人的铺盖——不理
8、懒驴上磨——屎尿多(比喻懒惰的人一到干正事,便寻找借口逃避)
9、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比喻文章篇幅长,内容空洞)
10、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11、倒了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12、吃死老公睡崩床——懒婆娘
13、鹰饱不抓兔,兔饱不出窝——懒对懒
懒惰与懒散类民间谚语
1、动手干活饿不着,游手好闲饱不了。(蒙古)
2、平日不劳动的人,一生就没有节日过。(苏联)
3、粘在胡子上的饭,要想吃饱难上难。(蒙古)
4、懒惰出乞丐。(英国)
5、游手好闲是做坏事的开始。(英国)
6、好逸恶劳是犯罪的苗头。(苏联)
7、懒汉的头脑是恶魔的工厂。(英国)
8、懒惰没有牙齿,但可以吞噬人的智慧。(亚洲)
9、闲逸的.生活不可能是整洁的。(苏联)
10、幸运降临那下定决心而行动的人,什么时候开始懒惰,幸运就告别。(印度)
11、没有懒地,只有懒人。(越南)
12、刀不磨要变钝,人懒惰要变笨。(英国)
13、假使躺着不动,就要生锈了。(德国)
14、即使把宝山送给懒汉,也不能使他满足。(德国)
15、光荣不登懒汉门。(苏联)
16、不劳动的玩乐,就象没有放盐的面包。(土耳其)
17、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法国)
18、对懒惰的马来说,马车永远是沉重的。(朝鲜)
19、沉睡的虾会被急流冲走。(古巴)
20、懒羊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毛太重。(英国)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