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态度的词语(精选5篇)-凯发旗舰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态度的词语,本文共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形容态度的词语
【形容态度不好的成语】:蛮不讲理
【拼音】: mán bù jiǎng lǐ
【解释】: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成语】: 强词夺理
【拼音】: qiǎng cí duó lǐ
【解释】: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态度不好,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成语】: 出言不逊
【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
【解释】: 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态度非常的恶劣,形容态度不好不讲道理。
【出处】: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成语】: 血口喷人
【拼音】: xuè kǒu pēn rén
【解释】: 比喻用恶毒的话诋毁或辱骂别人,态度相当的差劲。
【形容态度好有礼貌的成语】:彬彬有礼
【拼音】: bīn bīn yǒu lǐ
【解释】: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形容态度好有礼貌的成语】:文质彬彬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解释】: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篇2:形容态度的词语
孜孜不倦 尽心尽力 废寝忘食 不辞辛劳
鞠躬尽瘁、积极热情 刻苦耐劳 忠于职守
发扬老黄牛精神 改革创新 勇于拼搏、
宵衣旰食 认真负责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克尽厥职(厥:其) 全心全意 全力以赴
描写学习态度的词语
勤奋 刻苦 认真 专注 钻研 踏实 勤恳 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 脚踏实地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 一丝不苟
关于人生态度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得失荣枯】: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兴盛与衰败。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浮生如寄】: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浮生若寄】:浮生:虚浮的人生。人生虚浮,如同寄居在世间。
【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浮生一梦】: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暂。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浮云朝露】: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红不棱登】:令人生厌的红色。
【户给人足】: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槐南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灰不喇唧】: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寄人篱下】:寄:依附。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寄人门下】:寄:依靠。寄居在别人家中。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生活态度的形容词
积极
【解释】:谓进取、主动或热心。
【出自】:老舍《茶馆》第三幕:“你呀,小丁宝,不够积极!”巴金《憩园》二一:“你也许不知道你昨晚上那几句话使我明白多少事情,要是我以后能够活得积极一点,有意义一点,那也是你的力量。”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持久作战,积极防御。这是我们当前的作战方针。”
乐观
【解释】: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与“悲观”相对。
【出自】:苏曼殊《碎簪记》:“念天地之悠悠,惟有强颜欢笑,情鬱于中,而外貌矫为乐观。”巴金《秋》八:“她永远保持着她的乐观,她的愉快的心情,她的勇气,她的欢笑。”艾青《火把》诗:“我很乐观,因为感伤并不能把我们的命运改变。”
消极
【解释】:与“积极”相对。不求进取;消沉。
【出自】:茅盾《虹》三:“在韦玉最近的来信里,充满着消极颓唐。”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七章:“不能有依靠工兵的思想,不能抱消极等待的态度。”
消沉
【解释】:亦作“消沉”。消逝。
【出自】:唐元稹《刘阮妻》诗:“桃花飞尽秋风起,何处消沉去不来?”宋司马光《澹树石屏》诗:“请鐫好事名,千古无消沉。”明沉谦《二郎神》词:“嘆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叶圣陶《倪焕之》三:“他听见自己求救一般的讲说的声音,同时总伴着各种噪音,甚至自己的声音反而消沉在噪音里。”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啊,(昂头哀诉)惨淡的月光呀,你快消沉了吧!我所渴望着的太阳!我的生命!我的光!你怎还不出来照临?”
向上
【解释】:上进。
【出自】:《朱子全书》卷五:“孔子教人,只从中间起,使人便作工夫去,久则自能知向上底道理。”明李贽《与曾继泉书》:“如公壮年,正好生子,正好做人,正好向上。”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自卑
【解释】:轻视自己,以为自己太差,赶不上别人。
【出自】:唐杜甫《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新唐书·叛臣传下·王行瑜》:“克用曰:‘尚父何自卑,吾被命讨三贼,公其一也。’”鲁迅《书信集·致萧军》:“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陈毅《赞金字塔》诗:“古人能为此,今人更当不自卑。”
篇3:形容态度的词语
傲慢少礼
读音:ào màn shǎo lǐ
释义: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傲慢无礼
读音:ào màn wú lǐ
释义: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出自: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贤弟们学道多年,还是这样性急,却与他们的傲慢无礼同一不合了。”
造句:钱钟书《围城》:“他的傲慢无礼,是学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接见小国外交代表开谈判时的态度。”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对人的态度
近义词:傲慢少礼
反义词:彬彬有礼
昂首天外
读音:áng shǒu tiān wài
释义: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出自: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造句: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天外。
傲不可长
读音:ào bù kě zhǎng
释义: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出自:《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造句:傲不可长,像他那样傲慢的孩子,家长应加强教育。
傲睨得志
读音:ào nì dé zhì
释义: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傲睨一世
读音:ào nì yī shì
释义: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出自:《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宋·高斯得《耻堂存稿·留赵给事奏札》:“但其再来,遂负虚骄之气,傲睨一世,自以人莫能及。”
大模大样
读音: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自: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造句:安禄山,我且问你,这般大模大样是几时起的?(清·洪升《长生殿》第十三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与动物
近义词: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反义词:低声下气自惭形秽
大摇大摆
读音:dà yáo dà bǎi
释义: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造句: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或动物走路
近义词:神气十足威风凛凛
反义词:如履薄冰缩手缩脚
高视阔步
读音:gāo shì kuò bù
释义: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出自:《隋书·卢思道传》:“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
造句: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鲁迅《呐喊·兔和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昂首阔步神气活现
反义词:鹅行鸭步低三下四
贵人多忘事
读音: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释义: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造句: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健忘
近义词:贵人多忘
矫时慢物
读音:jiǎo shí màn wù
释义: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出自:《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造句:青年才子难免矫时慢物,多经磨练之后将会成为栋梁之材的。
用法:青年才子难免~,多经磨练之后将会成为栋梁之材的。
拒人于千里之外
读音: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释义:拒:拒绝。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出自:《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近义词:拒人千里
篇4:形容态度变化的词语
形容态度变化的词语
【乘风转舵】:比喻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得风便转】:看到风头便转变态度。比喻态度随势而变。
【反眼不识】:反:翻转。翻脸不认人。形容改变态度,对人冷漠无情。
【改弦易调】:调整乐弦,更换曲调。比喻改变态度或做法。
【回心向善】:改变态度,走上正道。
【软硬不吃】:指与对方谈判或处理问题时态度很强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变态度。
【三头二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随风倒舵】:犹言看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的发展而转变态度。
【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扩展阅读:形容态度的成语
1、好声好气: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2、知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3、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游戏三昧: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5、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6、绝裾而去: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7、回心转意:心、意:心思;回、转:掉转。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8、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9、霸王风月: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10、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11、傍观冷眼: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12、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13、不置可否: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14、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15、傲慢少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16、和光同尘: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17、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18、前倨后恭: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19、长揖不拜: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20、待理不理: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21、横蛮无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22、诡秘莫测:诡秘:神秘不可知;莫测:无法捉摸。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
23、避世绝俗: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24、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25、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2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7、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28、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29、不阴不阳: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3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31、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32、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33、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34、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35、畸轻畸重: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36、掉以轻心:掉:摆动;轻:轻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37、看破红尘: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38、行若无事: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39、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40、昂首天外: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41、恶声恶气: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42、雍荣闲雅: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闲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43、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44、吊尔郎当:形容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
45、改过不吝: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46、大大落落: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47、偏听偏信: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48、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49、傲慢不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50、大模大样: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51、淡然处之: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不拿它当回事。
篇5:形容工作的态度的词语
形容工作的态度的词语
1、僶俛从事:努力工作。
2、百忙之中:指工作十分繁忙。
3、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4、绸缪桑土: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5、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6、另行高就:指变换工作环境,找更好的工作。
7、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8、千斤重担: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9、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10、熟读深思: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11、慎重其事: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12、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13、齐驱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14、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15、量材录用: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同“量才录用”。
16、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17、阪上走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18、冥行盲索: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19、消极怠工: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20、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21、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22、业业兢兢: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23、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24、正经八百:正经的,严肃认真的。
25、细针密缕:缕:线。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26、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27、日有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28、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29、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30、弃觚投笔:觚:竹简,古人用以作书。比喻抛弃文字工作。
31、气喘汗流:因繁忙、劳累而呼吸急促,流汗很多。形容工作非常繁忙。
32、轻装上阵:指作战时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33、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34、攻苦食啖: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35、吊儿郎当: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36、忙而不乱: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紧急情况下,有条有理,毫不慌乱。
37、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38、日旰忘餐: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39、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40、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41、实事求是:求:研究。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与处理问题。
4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43、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44、各安本业: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45、雏鹰展翅: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46、腼颜事敌:厚着脸皮替敌人工作,不知羞耻。
47、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48、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9、妄言妄听: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50、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
★
★
★
★
★
★
★
★
★